3分鐘帶你了解芬太尼——鎮痛“雙刃劍”
2025-04-11
芬太尼 Fentanyl
近期,一則涉及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的議題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甚至成為中美貿易博弈的重要誘因。2025年3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白皮書中明確如何科學準確界定芬太尼類物質、嚴格芬太尼類物質前體管控、加快推進科技手段研發應用等內容。什么是“芬太尼”,它到底是有多大危害竟能牽扯到兩國之間的貿易戰?
芬太尼|游走在光明與陰影中的 “雙面刃
芬太尼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阿片類藥物,其化學結構基于嗎啡骨架改造,于1960年由比利時化學家保羅·楊森研發。可作用于生物體內從而產生麻醉和鎮痛作用的物質,屬新型強效麻醉性鎮痛劑,它的鎮痛效力是嗎啡的100倍、海洛因的50倍,且起效快、代謝迅速,成為現代醫學不可或缺的“鎮痛王牌”。在臨床應用中,芬太尼是癌癥晚期患者、重大手術麻醉的核心藥物。
芬太尼的麻醉鎮痛效果特別猛,用一點就能緩解劇烈疼痛。但問題也就出在這個“猛”字上——它的藥效和毒性能達到海洛因的5000倍!換句話說,稍微用多一點就會要命。于是,有些人看中了它的“威力”,偷偷把它用在了非法制毒上。然而,其“雙刃劍”特性亦不容忽視——極低的致死劑量(2毫克)和快速成癮性,使其一旦流入非法渠道,便成為致命的“隱形殺手”。
通過簡單修飾芬太尼化學結構上的某個原子或基團,即可得到與芬太尼結構類似、作用相近甚至更強的芬太尼衍生物。這些物質絕大多數系不法分子從制藥公司發表的學術文章中檢索出來,或者為規避法律管制而設計出來,目前全球已發現濫用的芬太尼類物質有近百種,其潛在數量可能高達成千上萬種。芬太尼類物質多與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混合濫用,使人產生阿片類毒品的欣快感,同時其麻醉鎮靜作用會影響濫用人員的中樞神經系統,超劑量使用可導致昏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圖 芬太尼類物質
浙化檢測|以硬核技術構筑芬太尼類物質檢測防線
作為國內分析檢測領域的深耕者,浙化檢測依托40余年技術積淀,構建了涵蓋色譜、質譜、光譜、波譜技術的未知物精準篩查體系,尤其在復雜基質未知物成分解析及痕量物質定量分析領域形成顯著技術優勢。針對芬太尼類新精神活性物質迭代迅速的監管挑戰,實驗室創新開發基于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污水痕量毒品高通量檢測方法,實現對潛在藥物濫用人群的高效篩查。更值得關注的是,團隊突破環境介質檢測瓶頸,成功建立環境污泥中精神活性物質的快速精準檢測方法,檢出限低至10 ng/kg,為毒情監測網絡向環境基質延伸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在2023年國家禁毒辦組織的全國毛發與污水檢測實驗室能力比對中,浙化檢測從211家報名機構中脫穎而出,成為48家通過能力驗證的檢測機構之一,標志著其在新精神活性物質檢測領域的技術能力已躋身國內第一方陣。
技術硬實力與人文溫度的雙向奔赴
浙化檢測相信:當科技注入人文溫度,冰冷的儀器便化作守護生命的溫熱盾牌。浙化檢測始終秉持 "科技服務社會" 的使命,將尖端分析技術轉化為實戰效能。近年來,團隊在芬太尼類物質檢測領域為公安緝毒部門提供了精準的技術支持,從實驗室數據到實戰應用的無縫銜接,切實助力破解新型毒品檢測難題。
浙化檢測將持續開放技術資源,為各級公安部門提供覆蓋精神活性物質檢測全鏈條的技術解決方案與專業化檢測服務,以科技賦能禁毒事業,守護社會安全底線。